【资料图】
4月28日,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建:数字政法”分论坛上,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演讲时表示,人工智能作为数字政法建设的“利器”,需要以“零信任”为核心、以“零事故”为目标、以“零容忍”为原则,通过“三个零”举措筑牢数字政法安全防线。
政法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和重大风险、惩治社会犯罪的重要的国家力量。为更好提高执法的效率和质量,我国政法部门积极开展网安大数据建设、治安大数据建设、案件大数据建设,在大数据建设上走在前列。齐向东认为,最迟今年底,能够用于政法大数据进行线索发现和证据梳理的人工智能产品,将会在数字政法里得到应用。所以政法系统要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迎接人工智能数字政法时代的到来。
网络安全永远都是对抗性的,这是安全的魅力之所在。人工智能的政法大数据系统普遍应用后,犯罪分子也一定会针对这个系统进行攻击,让人工智能系统失效。
齐向东总结了数字政法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的三大安全挑战:一是“内鬼”防不胜防,主动或被动造成数据泄露,将直接威胁政法系统数据安全,是政法系统加强安全管理的重点;二是物联网设备被攻击,可能面临关键证据被修改获删除的风险,将加大案件侦办难度;三是网络犯罪花样百出,人工智能伪造语音、视频,甚至编写钓鱼邮件和木马,或将成为法治建设的顽疾。
如何让人工智能的数字政法系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齐向东提出了“三个零”举措筑牢数字政法安全防线。
一是以“零信任”为核心,解决“内鬼”安全隐患。“内鬼”问题实际上是权限的滥用、盗用问题,也就是信任问题。可通过零信任体系,对主体身份的动态授权管理和访问活动的持续信任评估,对“三员”权限和操作行为的精细化管理,为数据安全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二是以“零事故”为目标,建立纵深防御的安全体系。随着数字政法工作深入推进,数据规模逐渐庞大,需要以“零事故”为目标,构建起多层的、异构的网络安全防线,通过体系内安全产品的支持与配合,更有效的将安全威胁抵挡在外。
三是以“零容忍”为原则,精准打击新型网络犯罪。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现场勘查、电子取证、溯源分析能力,对打击涉网新型犯罪至关重要。
齐向东介绍,奇安信紧贴公安部“快勘、快采、快录、快比、快反、快抓”的六快要求,在APP溯源分析、服务器远勘、现场勘探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并已广泛利用涉案样本自动化分析溯源技术打击网络犯罪。“网络安全是数字政法建设的底线。”齐向东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最严格的标准,为数字政法构筑坚实的网络安全底座。 (安 佳)
标签:
上一篇 : 垄断市场的进入障碍有_垄断市场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