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或许细心的人会留意到,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一些在大街上飞跑的外卖小哥配送的不是食品而是鲜花,这正是近些年来“跑腿经济”异军突起的缩影。
不只是节日,很多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不乏一些即时需求。不论是忘带物品,使用“跑腿”帮取送,还是下单“跑腿”帮取号,正如有网友感叹的,“只要是你想要的,万物皆可即时到家”。这样的新业态自然催生出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相关咨询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跑腿经济”市场规模达到13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64亿元。
一个市场能够持续增长形成蓝海,有赖需求和供给两头同时发力。先说需求侧,从餐饮外卖到零售用品再到跑腿服务,消费者对消费的时效性要求不断提升,而跑腿服务正好能够满足消费者足不出户、节约时间的需求。此外,对很多年轻人来讲,自身有能力也有意愿为个性化服务埋单。说得直白一些,这就是跑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
再看供给侧,我国互联网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借助平台的连接功能,人们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为了在即时零售领域抢占先机,许多企业修炼内功,在物流配送方面积极布局。对平台型企业而言,配送人员在用餐高峰期非常忙碌,而非高峰时期则相对轻松。跑腿服务有效利用了骑手的空闲时间,既可以为平台降本增效、扩大营收,又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同时也能够让外卖小哥多劳多得,形成三方共赢的局面。
更应当看到,跑腿经济的蓬勃兴起并非个人的发明创造,也不是由专家规划设计,而是广大经营主体在需求和供给互动的不断调适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业态。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让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施展,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在监管方面,目前国内对跑腿经济还没有进行具体的行业界定与划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这就导致跑腿经济存在门槛低、定价随意、“跑腿公司”资质不全、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甚至还出现过帮忙刷单等乱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需要适时拿出解决办法。在行业发展方面,如何持续激发消费者需求,拓展各种新应用与服务场景,更好地融入各地正在推进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也需要业内参与者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推动跑腿经济向多元化、专业化、有序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中国经济网供稿)
年 巍 (来源:经济日报)
年 巍
标签:
上一篇 : 【时快讯】出行技术公司Wunder融资推出多模式城市交通方案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