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情民意是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源头活水”。自2021年9月起,苏州市姑苏区将每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确定为“社情民意联系日”,全区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169个社区倾听民意,以“上午提,下午办”的标准,快速回应群众各类“小修快补”需求。
作为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姑苏区开展“社情民意联系日”微实事项目,建立问题快速处理机制,设立民生小事快速处置专项经费,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去年底,姑苏区社情民意微实事项目成功获评“2022苏州十大民心工程”。
今年8月,姑苏区“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将迎来两周年,随着一个个“急难愁盼”陆续迎刃而解,越来越多的古城居民日益感受到“家在姑苏真有福气”。
又一个骄阳似火的日子,家住金狮社区的几位老居民和往常一样,穿过窄窄的地方弄,来到汇邻市集(金狮店)买菜。一路上,阿姨们边走边聊,经过更新后的“漫画墙”不由停住了脚步。在今年3月的姑苏区“社情民意联系日”活动上,多位居民提出“漫画墙脏了,能不能重新画一下”的需求,希望社区可以对墙面重新进行彩绘。5月底,居民们的心愿便实现了。如今,充满苏州市井生活气息的“漫画墙”成了附近的网红打卡点,“墙面色彩更亮丽,画面生动有趣,烘托出悠然闲适的苏式氛围感,每天在这里走走歇歇,幸福感爆棚!”家住东采莲巷12号的张秀英说道。
地方弄位于姑苏区沧浪街道金狮社区,毗邻金狮河沿,这里有网红美食老王蛋饼、改造成功的汇邻市集金狮店、M+金狮校园创业园等,是历史与现代相融合的新文化聚集地。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金狮社区打造了“苏式慢生活”漫画墙,画中诉说着一些老街坊和孩童的文明悠闲生活,给社区环境增添了文化元素。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偏水墨画风的灰色调变得老旧,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袭也加重了墙体的创伤。慢慢地,居民们想要重画墙面的愿望变得日益迫切。
“我在这里住了近40年,虽说房屋已很老旧,但始终割舍不下地理位置的优势,市立医院、菜场、地铁都在附近,衣食住行样样方便,真正是15分钟便民生活圈!”70岁的曹培琴家住南采莲巷8号小区,她感慨地表示,让她和很多老居民没想到的是,在“社情民意联系日”接到大家反映的心声后,姑苏区文明办联合沧浪街道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推进“工艺美院暖艺客厅”与“苏农绿艺小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提升项目,对地方弄的墙面进行提升改造。此次墙面彩绘特邀网红画家、文化志愿者“姑苏阿焦”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进行创作。“这样的墙面彩绘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感受城市文化。”项目组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设计,并对墙面进行防水防腐和表面护理,以确保墙面彩绘的长久保存。
跟随居民们一路指引,记者漫步地方弄看到,一幅幅彩色墙绘图案布满地方弄6号的外墙,养生、买菜、遛鸟等充满烟火气的主题贴近生活, “气氛搞起来”、“上班使我快乐”等轻松愉悦的创意内容令人会心一笑。“看到这些闲话家常的画面,常常感到墙上的人、植物和动物都变得灵动起来,‘喜上眉梢’的喜鹊仿佛站在花枝上欢歌,‘花开时节”的水壶灌出勃勃生机,养生茶杯似乎正在散发着香气……”站在彩绘墙面前, 72岁的居民韩招媛不禁浮想联翩。大家还注意到,除了地方弄通往金狮社区近70米长的墙面焕然一新外,这段路上12根电线杆、变电箱也变得可爱起来,花卉、熊猫、竹子等图案妙趣横生,和旁边的绿色景观小品相映成趣。
随着美学和文明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倡导文明新风的元素埋在小巷墙绘画里,从细微处入手,让老街巷、旧小区周边焕发新生,提升古城气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盛媛媛
标签:
上一篇 : 暑运期间,广西这些热门方向又加开动车啦!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