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插画的传统由来已久,鲁迅、张爱玲都为自己的文字画过插画,到了当代,这种传统似乎中断。小说家画插画,文字和图画相互延伸,文字意象与视觉空间延展出丰富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
在《洗牌年代》中,《繁花》的故事开始萌芽的同时,金宇澄也用文字和图像铺开了一座丰沛迷人的上海老城。他的文字与插画,共同用线条搭建起一座关于南方城市的记忆博物馆。在阅读过程中,金宇澄老师的画让时间变得静谧悠远,仿佛我们也一起走进了书中的那个年代。
“繁花——金宇澄个展”于 2023 年 8 月 3 日至 10 月 29 日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集中呈现金宇澄近十年创作的百余幅原作,涵盖其各时期各系列,大部分为首度露面。展览由南池子美术馆与云杪文化联合主办,谢晓冬策展。这次展出的画作中包含《洗牌年代》中插图 43 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插画中的上海旧影
十年前,金宇澄借长篇小说《繁花》出版之机,打开另一时空——插图,近乎速写的勾勒上海旧影,与小说形成特别的互文,但他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
过去十年间,他创作了一系列从尺幅、题材、媒介到画法各异的复杂图像系统:回忆旧事旧景,幻想和实验让某种可能生长、让不同的事物对话,按上海作家小宝说,金宇澄处理物相的方式“有如爱德华·霍普笔下的纽纽约,一切很熟悉,但又找不到对应的事物”。
《繁花》插图 2012 纸本水笔
29.5x21cm/32.2x25.2cm/27.5x18.7cm/35.3x25.7cm(左至右,上至下)
金宇澄身处文学与绘画连接的传统,“左手写作,右手画画”。虽然外界了解他的绘事多从《繁花》插图开始,但个人绘画经历最早要追溯到青年时期在东北乡下通信的日子,本次展出的《梧桐与无花果》作于1976年,是目前保留下来唯一一件草稿。
梧桐与无花果 1976年 纸本 9x16.3cm
此后三十年,金宇澄调回上海,先后在钟表厂、工人文化宫任职,以小说获奖调入《上海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并无画事,及至为《繁花》配图呈现惊艳。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便是《繁花》插图手稿的集中亮相。
虚幻与真实
本次展览的另一亮点是金宇澄作品的集中呈现。过去十年,他的绘画作品已近 500 幅,尺寸、形态和主题各异,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糅合象征与神秘意味。本次展览精选了其中 100 余幅,试图勾勒艺术家的创作变迁。
不同于历史、风俗、宗教画面,也不同于为小说服务的注脚配图,这些画作介于写实和超现实之间,充满了“虚幻却真实”的感觉。
午饭 2016年 纸本水笔丙烯 26.2x23cm
理想 2019年 纸本丙烯 70x50.1cmx3
一方面,他自由随性的画笔背后,关切的是大时代中人的生存命运与尊严。如《午饭》中对年老力衰者的同情,《理想》中对于人类命运和未来世界的关怀。
红 2017年 纸本丙烯 52x38cm
街景 2018年 纸本丙烯 67.7x47.6cm
另一方面,作品中出现的许多超现实意象,与日常现实世界相互交织。如《伤痕》《红》《街景》中的“马”,《静安寺》《北风》《一栋欧式建筑》等画面中出现的“手”,这些意象连同《梅花落满南山》《桃花》等作品一起打开了现实与超现实世界的平行时空。
静安寺 2018年 纸本丙烯 43x29cm
一栋欧式建筑 2017年 纸本水笔水彩 44.5x34.5cm
梅花落满南山 2014年 硬纸板丙烯 54x39cm
桃花 2019年 纸本丙烯 65.2x95.2cm
旅行 2023年 布面丙烯 120x100cmx4
北⻛ 2022年 布面丙烯 56.5x56.5cmx3
“无处不在的隐喻、批判与好奇,构成金宇澄作品画面中特有的情意与哲思所在,这些气质和力量,结合语言和媒介实验,日益体现出迷人的魅力。”策展人谢晓冬说,在南池子美术馆这座园林建筑中,希望观众通过此次展览进入到一种奇幻,照见我们的过往和今来。
标签:
上一篇 : 广州110.6亿元挂牌6宗宅地 番禺永大地块起价63.8亿元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